close
保肝- 作者:陳思廷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十月號)

 


癌症名列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一位已有超過十六年的歷史,然而在諸多種類的癌症當中又以肝癌的罹患率高居榜首,「肝病」被台灣封為「國病」的事實,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台灣人的肝為什麼特別容易生病呢?到底是與體質有關還是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使然。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肝臟在人體生理機能上所扮演的角色,肝臟是人體最主要負責消化吸收、代謝、解毒、養分儲存等的多功能器官,肝臟功能一但下降了,多半都會有體力變差的倦怠感、食慾不振、皮膚眼睛狀況不佳的初步症狀。肝臟生病是有階段性的,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或是預防其惡化,維持肝臟正常功能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有別於其他器官的疾病不同之處,生病了當然是要是「吃藥」,然而,嚴格說起來肝病其實是沒藥醫的,這麼說來似乎有點可怕,既然沒藥醫,那麼肝一旦生了病怎麼辦?一般來說,除了感染性的急性肝炎外,肝病的發展由肝功能下降、脂肝症(脂肪肝)到肝硬化、肝癌多半都是漸進性的,如果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或察覺身體有容易疲勞、食慾不振等疑似肝功能下降的症狀時就到醫院檢查的習慣,一旦發現肝功能指數(GOT, GPT)不正常時就得開始肝臟功能的復原工作,一般來說遠離可怕的惡性肝疾患並不難。

 

如何做到肝功能的復原工作?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而可以治病的「藥」其實都或多或少有他的毒性,這也是為什麼肝病不能用藥來醫的原因,因為吃了藥就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幸運的是,肝臟本身就是一個再生能力很強的器官,因此,要使功能不正常的肝臟恢復健康的最佳方式就是減輕他的負擔,並提供足夠肝臟的生理活動所必須的元素及養分。

 

減輕肝臟負擔的方法除了少吃藥外,飲食中應多避免一些含化學添加物的食物,選擇食用的蔬果也盡量是不含農藥的有機農作物,菸酒更是絕對的禁止。另外,多休息,每天至少要有八小時的睡眠時間也是加速肝功能復原的必要條件。

 

最常見的肝疾患—脂肝症

 

之前我們曾提及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代謝解毒器官,人體由食物中獲得的營養素經由胃腸道的消化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之後就會被運送到肝臟來做更進一步的吸收代謝反應,在諸多營養素中,肝臟的脂肪代謝功能更是重要,肝臟會將我們吃進去的脂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酸、形成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等多種存在體內不同的脂質形式。這些各式各樣的脂質又會和蛋白質形成具運輸能力的「脂蛋白」,脂蛋白可將脂質隨血液帶離肝臟,運輸到全身可能需要的部位,相對的,脂蛋白也可能將存在肝臟以外的脂質帶回肝臟消化代謝,再與膽汁中的膽酸產生乳化作用,最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肝臟中脂蛋白的形成及膽汁與脂質乳化結合的能力將決定人體脂質代謝的正常與否,當肝臟的脂質代謝能力下降時,肝臟中的脂肪可能無法順利的運離肝臟排出體外,於是過多的脂質便堆積再肝臟中形成脂肝症。

 

造成肝臟對脂肪代謝能力下降的原因包括:過量飲酒、肥胖、高血脂症、形成脂蛋白原料的蛋白質攝取不足等,前三者是現代人罹患脂肝症較常見的原因。脂肝症的患者不一定會有肝功能指數不正常的狀況,因此必須由腹部超音波才能發現,雖然單純不合併肝功能下降的脂肝症一般不至於會有惡化成肝硬化脂慮,然而任脂肝症的繼續惡化卻也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肝疾患!

 

發現自己罹患了脂肝症時,首先檢討是否有體重過重的問題,這時候保持理想體重就是使肝臟恢復正常功能的首要工作,另外,有飲酒習慣的人一定要戒酒。

 

在平時飲食療養方面,適度的選擇優質蛋白及補充一些可促進肝臟代謝脂肪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卵磷脂等都及有益肝機能的恢復。

 

病毒性肝炎的療養

 

台灣可說是病毒性肝炎罹患率最高的地區,較常見的病毒性肝炎有A、B、C三型,A型肝炎多由飲食、唾液傳染,症狀來的快,去的也快,只要能多休息、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高脂及含化學成分的食物,一般來說,都可以完全恢復,不會留下後遺症。至於B、C型肝炎可就複雜得多了,他們主要是由血液感染,除了容易避免的輸血感染外,牙科未消毒完全的醫療器材的、與人共用牙刷、理髮時順便刮鬍子(不小心刮破皮時)等都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感染途徑。在初感染的急性發作期是調養的重點階段,病人如果免疫系統較差或因未察覺已染病而沒有充分的調養及休息,體內的免疫系統在沒有充分的能力形成抗體的情況下,病人便會轉變成長期帶著病原(抗原)的慢性肝炎患者,台灣人的體質特別容易形成慢性帶原的肝炎患者,據統計,台灣目前人口約有五分之一的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又可分為高傳染性的e抗原和傳染力較低的s表面抗原,臨床統計上也發現高達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B肝帶原者有可能轉變成肝癌患者,因此無論是哪一種肝炎帶原者,終其一生都應該不斷追蹤肝炎的變化,最好保持每半年一次的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一旦發現任何變化也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哪些元素及養分是恢復肝臟功能所必要的?

 

維生素B群

 

無論吃進去的營養素是醣類、蛋白質、脂肪,肝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消化代謝與吸收的器官,而維生素B群正是擔任這些營養素在肝臟的吸收代謝作用不可或缺的輔?角色,平日攝取含足夠維生素B群的食物對於肝臟的保健也是很重要的,B群含量較多的食物包括酵母、動物的肝臟、全榖類等。

 

對於有肝功能較差或是肝炎的患者,每天最好能多補充相當於2-3倍於RDA的B群,將有助於肝功能的復原

 

解脂素(Lipotropic agent)

 

解脂素是一群可在肝臟中協助脂肪代謝物質的總稱,主要作用就是脂肪的乳化作用,強化脂質與膽酸結合的反應,天然食物中含解脂素最多的就是卵磷脂,然而,市面上的卵磷脂品質參差不齊,有的產品含了許多的三酸甘油脂及一般體內就已大量存在的磷脂質,解脂素的濃度反倒很低,攝取這樣的產品有時反而是一種負擔,如果是針對肝臟保養時,可選用磷脂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含量較高的產品(23%以上)或是選用特別將磷脂膽鹼濃縮出來的產品。磷脂膽鹼進入體內後會分解產生膽鹼(Choline),臨床上證實膽鹼的確有加速脂肪肝的排脂作用。

 

另外,同屬於解脂素的還包括同存在卵磷脂中的肌醇(Inositol)、DL-蛋胺酸(DL-Methionine),解脂素不只有利於脂質的代謝,更是細胞膜的穩定劑,近年來,許多生化研究發現,大多數的器官病變及癌變都是由於細胞膜受到自由基侵襲所致,解脂素能使強化細胞膜的穩定性,降低自由基對細胞的破壞性,這樣的作用對於必須經常面對各種毒素或是遭到病毒破壞的肝細胞也同時具有保護作用。

 

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對肝臟來說除了是製造脂蛋白的主原料外,對於曾受毒素(化學物質、自由基、酒精等)或病毒破壞的肝細胞是具有修復作用的,不過,選用人體較能利用的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肉等,其中蛋白質所含的胺基酸種類比較是人體可以利用的,不過對於肝硬化合併肝昏迷的病患,高蛋白飲食是被絕對禁止的

 

蜂膠

 

蜂膠含有一種名為焦咖啡奎寧酸的衍生物(dicaffeoyl quinic acid derivatives),臨床實驗發現這種成分對於肝功能的恢復具有明顯的效果,即使是對因遭受如四氯化碳或酒精中毒所造成的肝損傷也可以達到細胞修護的功能。

 

蜂膠中的黃酮素也同時具有抗氧化作用,這對於因毒素、化學物質等自由基所侵犯產生的肝機能下降或更嚴重的肝疾都具有防治的作用。

 

雖說,肝病至今是還沒有特效藥的,但是一旦發現有肝疾患時,還是應該聽從醫師的指示,定期追蹤病情,配合均衡的飲食及充分的休息,如果是嚴重的急性肝炎或肝硬化、肝癌更不可一謂相信偏方而忽略了正規的醫療,甚至耽誤了治療上的最佳時機,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ny23820763 的頭像
    tony23820763

    tony23820763的部落格

    tony238207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