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台灣成年人口脂肪肝盛行率約50%,也就是2人中就有1人有脂肪肝。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英欽表示,喜吃甜食、缺乏運動等會提高脂肪肝發生率。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志堂表示,脂肪肝不只是肥胖者的專利,曾有女性BMI值正常,沒有喝酒與藥物濫用情況,健檢時發現有輕度脂肪肝,原來是不當減肥,讓體內三酸甘油酯代謝異常而出現脂肪肝。報導╱洪吟秋 攝影╱王永村
應注意
高熱量導致脂肪肝
王志堂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瘦子就不會有脂肪肝,但如果喜吃高熱量、速食、飲料等,且缺乏運動,就會讓多餘脂肪堆積在體內,而形成脂肪肝。王志堂醫師提醒,瘦的人患有脂肪肝,不需刻意減重,只要改善飲食習慣,應強調均衡營養,避免只攝取單一營養素。
快速減重影響代謝
王志堂醫師表示,急速減重會導致體內的脂肪量忽然下降,人體就會持續分泌三酸甘油酯,而過多的三酸甘油酯會堆積在肝臟無法消耗,形成脂肪肝。提醒應適當的減重,最好每周不超過2公斤,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做飲食控制,降低脂肪肝的發生率。
甜點奶茶增罹患率
王志堂醫師表示,糖分攝取過多易造成脂肪肝,許多人喜吃甜點、珍珠奶茶等含有糖分的產品,因攝取太多熱量及脂肪,讓肝臟無法代謝導致脂肪堆積,提高脂肪肝的機率。提醒吃甜點應選低糖、低熱量產品,飲料要搭配無糖或微糖的最好。
這麼做
每3個月抽血檢查
林英欽醫師提醒,B型、C型肝炎帶原者也易有脂肪肝,應每3個月抽血或做超音波檢查。脂肪肝沒有明顯的症狀,定期追蹤才能及早發現,避免造成脂肪浸潤性肝炎導致肝硬化、肝癌。林英欽醫師表示,沒有肝功能異常、肥胖等問題的人,只需每年抽血或超音波檢查。
以上新聞摘錄至壹蘋果網路 蘋果日報